大港油田绘就油气生产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

www.chinaoilonline.com  2025-10-16 11:17:09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海天共秋水一色,落霞与井架相伴。”

“自然环境保护区里水草丰美,鱼儿畅游,鸟儿自由翱翔,储气库生产井然有序。”

初秋时节,徜徉大港油区,一幅“石油生产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映入眼帘。

大港油田所在区域为一片退海之地,辖区内湿地、水库、河流、盐池、农田与采油、钻井等石油生产站场交错分布,16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更是将油区和渤海海岸连接在一起。当环境保护与油气勘探开发狭路相逢,大港石油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

石油人变革传统勘探开发模式,将清洁生产植入全生命周期,推动石油作业向绿色生产转型。为避免对土壤造成伤害,地震勘探全部采用在井下3个月可全部降解完毕的环保型乳化炸药,所有盲炮与哑炮回收率100%。得益于废弃泥浆随钻不落地技术的应用,钻井废弃物实现100%不落地处理。电动修井设备依托井场电网提供动力,实现燃油“零消耗”、尾气“零排放”。

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发展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大港油田因地制宜追“新”逐“绿”、“碳”路前行。

大张坨储气库如一颗能源明珠,镶嵌在北大港湿地。为保护湿地生态,大张坨储气库作业区积极建设绿色井站,井站垃圾全部外运,实现了注(采)气生产和湿地生态和谐交融。

油田不但油气资源富饶,地热能储量也十分可观。大港油田在中国石油内部率先实施了研究院院区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开辟了办公区供暖制冷的新路径,所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30%以上,实现碳、硫、颗粒物零排放。目前,油区内已建成中国石油最大规模的浅层地热群。

2024年是大港油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油田通过综合应用光伏发电、储能等技术,探索建成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成为中国石油首批获得此项认证的单位之一。同年,经过第三方认证公司审查,大港油田公司机关办公楼达到净零排放,标志着建成“零碳办公区”,为同类办公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向“新”而生,缘绿而兴。目前,大港油区建成投运的浅层、中深层地热和余热利用项目供暖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制冷面积突破73万平方米,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清洁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30.9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超过4.4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38.9万吨。

张新清和李永梅是大港油田一对劳模夫妻,丈夫是第一采油厂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妻子是油田公司技能专家。夫妻二人在家中开辟了“家庭工作室”,合力攻坚破解盘根密封失效污染环境的难题。

呵护自然生态是石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港油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公司运营全过程,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护卫碧海蓝天。油田碱蓬草观景区域的环境及湿地生态系统经企地联合整治与3年自然恢复后,地貌重现“水草萋萋、鸟飞鱼跃”的湿地原始生态景观。2025年7月16日,大港油田北大港盐碱滩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在碱蓬草观景长廊地域正式设立。

植绿于心,护绿于行。大港油田?出了一条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展现出“地下流金、地上淌绿”的国企新形象,先后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企业、“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创优企业”、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等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