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写真:为了远方的人他们雪中巡井
2015年12月27日,天微微亮,家住乌鲁木齐开发区的张万芳打开天然气炉灶,蓝色的火苗上下跳跃,她为上高二的女儿煮了一杯牛奶。
就在这时,远在450公里外的吐哈油田红台气田,空中飘着雪花,技术员胡元军开始巡井了。
皮卡车发动了好几次,才启动起来。车子碾在雪地上,伴随着沙沙的声响,向着红台23区块驶去。行驶了近20公里,胡元军从一条小沟拐了进去。
车沿着小沟七扭八拐,10几分钟后到达了HT23-12井场。
胡元军说:“这口新井产量不错,阀门得赶紧更换,要不然天气这么冷,不光影响产量,井口也有可能被冻住。”
胡元军熟练地拿起扳手,戴上手套,到附近泥浆池找来一个铁桶,打开井口取样手阀泄压。由于气温太低,取样阀被冻住了,无法泄压。他赶快到2301站取了桶热水来解冻。
红台气田是吐哈主力气田,这里每天生产的65万立方米天然气全部输送到乌鲁木齐市,供居民取暖、做饭。为了远方的居民,他们不能让一口井“躺下”。
红台23区块建有231站、2301站,辖区有油气井30多口,是产能建设的重点区块。井分布很广,都在沟沟坎坎里,从最西边的红台23-P12-2井到最东边的HT231井,开车整个跑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
胡元军开车到最近的2301站取来热水再赶回HT23-12井时,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
这时,井场已经停了两辆车――红台采油工区主任肖汉文带着维修人员准备换新阀门。此时,气温已是零下15摄氏度,解冻、泄压、拆旧阀门、换新阀门、试压,三四个人熟练地完成了更换工作。
“注意安全,卸完压再拆阀门。井场的油泥要清扫干净。”肖汉文叮嘱着,“小胡开井试一下,再观察一会儿。”
此时,雪越下越大,眼前一片模糊。
“启抽!”随着一声令下,HT23-12井欢快地运转起来。
胡元军弹了弹帽子上的雪,赶往231站、2301站看排水,他说:“每天几百立方米的污水要及时分离并拉出去。”
皮卡车重新启动,带着卷起的风雪,又一次融入到白色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