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的忘年交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1-11-08 00:00:00

  管道一公司2009年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日日夜夜已经成为我脑海中难以割舍的记忆。更有两位哈萨克斯坦忘年交至念让我无法忘怀……

  第一位叫瓦洛加。他已年近古稀,但身体硬朗、健康、有趣。瓦洛加住在奇列克镇马拉沃里村,每天种菜、养蜜蜂、做家俱,忙得不亦乐乎。3月中旬我们施工到了奇列克附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由于我在公司任职俄翻译,很想结识一下当地人,以提高口语水平。

  头一次见面我们就聊得很投机,以后每天下午我都要抽出点时间和他聊一会儿。

  通过和他交流,我知道他出生在德国,后随父母来到前苏联,曾在远东的高加索地区工作,前苏联解体后来到哈萨克斯坦定居。他是当地少数只会俄语而不会说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斯坦公民。但他的俄语发音纯正,我很喜欢和他聊天。

  一天下午,他突然对我说:“斯拉瓦(我的俄语名字),你教我汉语吧。”我想知道他学习汉语的原因,他用俄语对我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一下子明白,全世界的人生道理原本相通。

  瓦洛加给我一个笔记本,上面用俄语写着他想学的单词:桌子、房子、水、蜜蜂……我用俄语字母拼成汉语拼音,一个音一个音地教。老人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听我读上3遍左右,他的发音准确率就可以达到90%。我对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马拉捷斯!马拉捷斯(好样的)!”当我离开哈萨克斯坦时,他已经能说出近50个单词。

  教他汉语的同时,我的俄语口语也日趋流利。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我们坐在院子的树荫下倾心交谈的情景。那是没有国别,没有代沟的,深深的“忘年之交”。

  当年的5月份,我认识了第二位哈萨克忘年交。他是12岁的阿尔马特。阿尔马特的叔叔是我们营地所在地区的警察局局长。为保证营地居住人员的安全,我们之间接触比较频繁。一天警察局长提出,希望我能教他的侄子学习汉语。他说一直苦于不认识懂俄语的中国人,希望我能满足他侄子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于是,我们约定每周学习两次,既不耽误我的工作,又能让孩子对汉语保持新鲜感。

  一天下午,阿尔马特穿戴整齐地来到营地。这让我很惊讶。他说:“学习汉语和我上学一样,我非常重视。”汉语受到如此尊重,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

  阿尔马特是左撇子,但他写的拼音和汉字都有模有样,很漂亮。他十分聪明,接受能力很强,每次上课布置的单词下次课都能准确读写。这对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容易的。

  当然也发生了许多初学汉语时常有的笑话。有一次我写了一句话“我想睡觉”,他没有听清“睡觉”的发音,第一次读成了“我想上吊”,第二次读成了“我想洗脚”。随后我用俄语分别解释了这三句话的含义,我们捧腹大笑。他直呼“汉语太难学了”。阿尔马特希望将来到中国留学,到中国学习最纯正的汉语,因为他是中国的铁杆粉丝。

  2009年12月,中亚天然气管道胜利竣工,我也要回国了。回国前,我给瓦洛加老人新写了一些单词,送给阿尔马特一本《中国上下五千年》,希望他继续学习汉语,能够读懂这本书。

  在哈萨克斯坦认识这一老一少两 位忘年交,成为我一生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