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地质“大观园”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1-09-20 00:00:00

    走进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广林的办公室,第一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地质“大观园”。墙上贴满了地质研究图:文留地区沙二下叠合含油面积图、文留地区地区沙三中叠合含油面积图……办公桌上,摆满了《断块油气田》、《特种油气藏》、《石油钻采工艺》等各种书籍。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未见其人,先听其声。抱着一堆材料,杨广林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的他,在地质研究工作中却极富闯劲儿和魄力。

    2002年起,他致力于水平井研究工作。在油田一无技术、二无经验的困难条件下,杨广林带领项目组成员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在对油区地质构造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由他主持为开发古云集油田云2块沙一下低幅度油藏设计的第一口水平井――云2-平1井,投产初期日产油80.3吨,填补了油田无水平井的历史空白,为油田上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他总说,科研工作既需要认真细致,还要有胆识,要敢于否定,敢于质疑,敢于挑战。

    中生界高阻红层(三叠系)是一套红色的砂泥岩沉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勘探开发地质工作者就对该层系进行过研究,但一直未取得理想效果。油田储量产量任务形势严峻,杨广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6年年初,他毅然决定带领技术人员向中生界高阻红层研究发起“进攻”。经过深入研究,缜密分析,杨广林大胆提出了3点新认识。在新认识的基础上,杨广林还提出了部署卫75-10井进行高阻红层试油的意见。方案实施后,该井获日产29.9吨的高产油流,实现了30多年来在中生界高阻红层油气勘探开发上的重大突破,开辟了东濮凹陷滚动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丰富了渤海湾乃至中国的石油地质理论。

    2008年,他走上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石油开发研究首席地质专家、中原油田地质专家的重要岗位。他说,走上这个岗位,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

    面对油田优质资源不足、地质构造复杂、认识难度大等困难,他身先士卒,潜心研究,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带头加班加点。他带领开发研究人员坚持勘探开发和评建一体化,加大油藏精细评价力度,紧紧围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能、降低开发成本这个中心,通过部署优化、方案优化和单井设计优化,新区产能建设进展顺利,连续3年保持了20万吨的规模。

    “在我的印象中,师傅平常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阅读专业书籍。此外,他也很注重加强我们实践能力的锻炼。”王德波说。2007年一毕业,王德波就跟着杨广林实习。“每次外出考察、参加汇报、研讨活动后,师傅都认真梳理总结,组织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地质开发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了让年轻科研人员尽快成长,他根据自己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编写学习材料,义务为科研人员讲解授课。《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好文章,每期他都会在认真阅读后,圈出重点段落,推荐给大家。他总说,要想干好这个工作,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好了,才能有想法,有突破,有提高。

    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2006年,他荣获集团公司“十五”油气田开发先进个人,先后多次荣获该院劳动模范、科研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这些荣誉,他说:“自己要走的路很长,需要探索的东西还很多,以后自己还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只要能为油田开发、油藏评价及新区产能建设研究多作点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的心声,更是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内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