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释放石油储备 油价大战一触即发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1-06-28 00:00:00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断言再次印证美国政治的强权哲学。

    上周四,美国联同国际能源署27个成员国宣布,计划在7月份一个月内向市场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每天200万桶。其中,美国能源部将会从其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3000万桶,占整个国际能源署释放量的一半,欧洲将提供总释放量30%的石油。

    这一消息直接导致纽约和伦敦两地原油期货直线下跌,其中,国际油价“风向标”――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急速出现了近5%的重挫,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纽约期价报收在91.23美元/桶,刷新近4个月来新低,回归至2010年年底的水平。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和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也遭到重挫,前者的跌幅甚至一度高达6%。

    国际能源总署的突然行动让业内人士困惑不解,其宣称,“此举旨在弥补利比亚供应缺口,防止世界石油供应短缺妨害世界经济。”

    针对这一说辞,分析人士则指出,利比亚战乱已经持续数月,同时沙特阿拉伯也表示将提高石油产量,在国际石油市场尚未出现严重供应缺口时释放原油储备则难逃“政治阴谋”之嫌。

    “目前国际油价已在下降,选择这个时间释放储备石油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直接体现,美国在借此机会对中东国家施压,也抑制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明争暗斗

    “石油市场尚未出现严重缺口时释放原油储备难逃‘政治阴谋’之嫌。”

    国际能源署宣布释放石油储备消息两天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摒弃分歧统一立场,一致谴责国际能源署决定,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示,石油生产国可能会采取对抗措施支撑油价。

    新华社报道,6月25日,伊朗驻石油输出国组织代表穆罕默德?阿里?哈提比公开指责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试图操控国际原油市场,“人为”降低油价。

    哈提比表示,国际原油市场过去几天的价格变动“完全不是基于市场供需变化,而是政治压力的副作用,尤其是美国一方施加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名负责能源战略研究的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表示,美国鼓动国际能源署成员国释放原油储备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平抑油价也完全符合美国经济利益。

    “美国联合其他成员国采取行动一方面可以尽快复苏国内经济,一方面又在给中东国家施加压力,这属于美国一贯奉行的多边外交政策,所以说此次国际能源署释放原油储备并不是出于偶然。”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对记者说。

    据其透露,早在今年3月份,美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谋划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消费者对持续高涨的油价的担忧,以及保持刚刚复苏的经济增长势头让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面临大选前的双重压力。

    “此前,美国曾向沙特施压,试图让沙特填补利比亚出口中断所造成的缺口,但效果远没有达到美国的预期,因此美国需要发出新的警告信号。”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说。

    业内人士分析,相比抑制油价的动机,美国此举政治目的则更为明显。

    “所以说国际能源署的举动在心理上造成的影响要远大于市场的持续反应,投放储备原油只能在短期内压低油价。”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两大阵营矛盾加剧

    面对国际能源署平抑国际油价的举动,中国政府表明了支持态度

    美国政府与国际能源署联手导演的挤压油价大戏无疑加深了其余欧佩克组织的裂痕,随着多位欧佩克成员国代表公开抨击,并暗示将通过减产等方式打击报复,全球石油消费国与出口国两大阵营的油价大战也一触即发。

    继伊朗指责国际能源署单方面决定动用战略储备原油后,另一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也随即对美国及其盟友提出了质疑,委内瑞拉表示,国际能源署动用石油储备,背后涉及一些政府企图压低油价讨好选民的政治考虑,其动机缘于法国和美国明年都将举行大选。

    中石油一名高层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表示,由于欧佩克组织内沙特属于亲美阵营,随着两大组织对垒的逐渐升温,欧佩克内斗矛盾也或将日趋激烈。

    “长期以来,沙特一直扮演着斡旋美国和其他石油输出国关系的角色,现在美国行动让欧佩克组织利益受到损害,这很有可能导致沙特与欧佩克之间产生更大分歧。”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等几个国家是一个阵营,其他的国家是另一个阵营,除了西方国家的搅局外,欧佩克组织内部也乱如细麻。”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即便如此,高油价的下跌对于全球经济及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个好消息。面对国际能源署平抑国际油价的举动,中国政府则明确表明了支持态度。

    与此同时,6月26日,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再一次邀请中国加入国际能源署,并表示中国的能源政策将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预警因素。

    “加入国际能源署能够进一步为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谋求更多的话语权,但现阶段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工作还是积极推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名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