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劣质原油成炼化必修课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1-06-16 00:00:00

    对炼化企业而言,谁先掌握劣质原油的最佳加工技术和流程,谁就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握紧可持续发展的筹码

    面对高油价和高对外依存度,原油来源多元化、油质多样化成为各大炼油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当前,我国的主力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油质普遍呈高硫、高酸、高金属、高黏度、高比重等“多高”特点,这对炼化企业的加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劣质原油的加工已成为炼化企业的必修课,加工能力是今后衡量一个炼化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2010年中国石化进口高硫原油加工量突破7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7%。按全年高低硫平均价差计算,累计降低原油采购成本7.5亿元。

    可持续发展的筹码

    国际上主要从密度(API)、硫含量、酸含量三方面来界定劣质原油。API小于22的原油被认为是重质原油,API为22~38的原油为中质原油,API大于38的为轻质原油。硫含量大于2的被认为是高硫原油,小于0.5的为低硫原油。总酸值大于1的被认为是高酸原油,总酸值小于0.5的被认为是低酸原油。

    “企业在采购原油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获得性价比高的原油,相对应的油质就会差一些。”专家表示。中国石油大连石化每年加工300多万吨大庆原油,油质较好,其余的1700万吨加工量主要来自中东、西非的进口油,API在34以上,硫含量在2以上。

    目前,在全球大约10万亿桶剩余原油资源中,陆上重油、沥青资源占20%以上。我国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增加科技投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水平。因此,重油资源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目前全球原油平均品质为API32.2、硫含量1.2%,预计2020年原油平均品质API提高0.5、硫含量上升0.05%。未来新增的原油资源主要为高硫重质原油,加工劣质原油将是未来原油炼制的趋势。

    对炼化企业而言,谁先掌握劣质原油的最佳加工技术和流程,谁就能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中握紧可持续发展的筹码。

    争取“吃光”渣油

    加工中等偏重的原油,往往产生大量渣油。要增强劣质原油的加工能力,首先需要有足够配套的渣油加工工艺和技术,把渣油“吃光”。

    影响劣质原油加工能力的主要装置是渣油加氢装置。大连石化在2008年新建了一套300万吨/年的渣油加氢脱硫装置。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在大连石化的生产链中充当着新、老区燃料油装置的纽带,可将老蒸馏装置的渣油转换为可供催化装置生产使用的原料。该装置通过加氢脱金属、脱硫、脱氮等催化加氢反应,生产符合催化装置进料要求的产品,并副产石脑油、柴油、干气等产品。

    金陵石化早在“十五”期间就着手研究高含硫劣质原油的加工方略。在综合高效利用渣油方面,金陵石化充分利用焦化装置“胃口好,不挑食”,什么渣油都能“吃”的特点,调整产品结构,充分挖掘装置改造的潜力。

    2009年,金陵石化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最新研制的高裂解度延迟焦化加热炉技术、焦炭塔自动底盖机技术和回收装置热低温技术等,对加工渣油的焦化装置进行扩容节能改造,使装置年加工能力提高了15%。改造后的焦化装置,不仅产能提高,而且轻油收率提高了3%。

    打好设备防腐攻坚战

    高硫、高酸的重质原油腐蚀性非常强,被称为原油中的“带刺玫瑰”,加工劣质原油必须解决设备防腐问题。

    金陵石化在这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装置和设备的选材要满足高硫、高酸的重质原油的加工需求,比如之前对低硫原油的加工,设备材质可以选用普通的碳钢,但要加工高硫、高酸的重质原油就需要选用螺母钢,涉及高酸原油加工的设备还要用不锈钢。第二,用好防腐缓蚀剂。第三,不仅要加强日常操作规范与设备维护管理,而且要对关键部位定期做好特别维护。

    大连石化在加工低硫、低酸的大庆原油时,腐蚀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缺陷维护、原因分析”的层面上。自2008年大连石化实现了20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后,其对高硫、高酸的重质原油的加工量骤然增加,原油的平均硫含量从原来的不到0.5%猛增至1.2%。为此,大连石化组织管理人员用半年时间,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研、专家审查,逐套研究在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分布,确定腐蚀部位和机理,绘制监测点分布图,制作重点生产装置防腐工艺卡片,制定了44项防腐工艺指标,推进全员参与腐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