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原油上行压力重重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0-10-08 00:00:00

    在整个9月份里面,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出冲高回落态势,加拿大输送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部分油管断裂引发了短期供应中断的预期,从而促使油价出现了大幅拉升的局面。然而,随着油管的快速修复,油价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行情,一度跌穿了75美元关口。不过,近期在美元走软的带动下,油价重新回升至75美元的上方,但是整体走势并不强劲。笔者认为,在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原油及油品库存高企和OPEC剩余产能的共同压制下,后期油价的上行空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回顾过去的两三个月,我们不难发现,大宗商品中基本金属、贵金属、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了大幅上涨的局面,唯独原油始终难以摆脱振荡区间,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其自身的基本面决定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导致市场对于原油消费增长预期的弱化。9月21号,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议息会议后发表声明称,依然维持该国基准利率在0至0.25%的区间不变,将继续关注经济前景和金融市场发展,并准备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宽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美联储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一系列经济数据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复苏步伐正在逐步放缓,失业率的高企是阻碍经济前进的主要原因,并且,市场预计美国失业率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都将维持高位。近期的一些经济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这样的事实:美国商务部9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8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下降1.3%,至1911.7亿美元,创2009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到期,美国8月新屋销售年化数量仅有28.8万套,低于此前预期的30万套水平。9月28日,美国经济谘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8.5,为2月来最低且低于50的分界线。并且,市场预计9月30日的美国国内GDP终值以及10月1日的制造业指数都将不容乐观。通过以上的经济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联储的担忧是事出有因的,美国的经济放缓已成事实。除去美国之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原油消费的增长作用不可忽视。相关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对于原油消费增长的比重超过了60%,单单中国就占到了全球原油需求新增的30%份额,但中国经济的主动性放缓也将进一步削弱其对于原油的消费。整体上来看,全球原油消费的增长幅度和速度都在减缓,这也是油价难以大幅走高的根本性原因。

    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包括美国在内的OECD国家的原油及油品库存正在不断攀升。根据EI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OECD国家原油商业库存为27.5亿桶,相当于此前61天的消费量,这一数字较过去5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高出9500万桶。另外,就美国而言,随着夏季汽油消费旺季的结束,美国的一些炼厂开始进行设备检修,并为冬季的取暖油消费旺季做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炼厂对于原油的消费出现一定的下滑,同时,汽油、柴油、取暖油的库存也在大幅增加,进而导致美国的商业原油及油品的库存仍在不断攀升并刷新历史新高,目前整体库存超过了11.3亿桶。在整体库存保持高位的情况下,供应上的过剩产能也是压制未来油价上行的重要因素。在金融危机发生之际,全球原油价格从历史新高近150美元下跌至30美元附近,如果不是以OPEC为首的生产国大幅减产,那么油价将很难快速回升至目前的70-80美元的区间,可以说,OPEC的减产举措功不可没。然而,在此前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OPEC国家的减产履约率在不断下滑,同时,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量持续增加,产量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这表明目前油价对于这些生产国来说仍有利可图。更为重要的是,从EIA 9月份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来看,今年OPEC的日均剩余产能将保持在500万桶,相比较而言,2008年和2009年,这一数值分别为150万桶和430万桶,并且,目前OPEC的日均原油供应量仍低于2004-2008年的5年均值。因此,从供应端来看,高库存以及石油生产国剩余产能的高企也是阻碍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合以上供需基本面分析,笔者还是倾向于目前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失衡的事实。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受到该因素的压制,油价的上行压力将逐步增大,如果未来冬季取暖油的消费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原油跌穿70美元并向65美元靠近的可能性较大。不过,目前对于油价也并不都是利空因素,近期美元的破位下行为油价提供了较大的支撑,特别是9月21日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之后,美元指数一举跌穿前期的低点支撑,并展开了逐步下探的行情,美元指数现已成为支撑油价保持高位的一个重要利多因素。因此,总体上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油的整体走势还是难以摆脱区间压制,而在目前期价接近前期区间上沿的情况下,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将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