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巡井工
这是一次例行巡井。因为要去一线采访,我搭上了巡井班的车。
巡井班有3个人,加上司机和我,一行5人。虽值初春时节,但塔河油田依旧天寒地冻。坐在皮卡车里,温度仍与外面相差不大,寒气无孔不入地钻进厚厚的棉工衣,让人时不时打上几个冷战。
去油井的路上,我们路经几个村庄。冬灌后的农田,表层结了一层冰,冰面上残留着一些白雪。有的田地里还有整片棉花摘过剩下的秆,枯黄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抖动。除此之外,映入眼帘的就是胡杨、红柳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这个巡井班每次要巡15口井,每天巡两次,总路程有100多公里,相当于从库尔勒市到焉耆县走一个来回。巡井班班长告诉我,晚上还要巡两次井,不过是另一班人。因为白天许多工作已经做完,所以夜班的事儿相对少些,但夜路不好走,因此巡一趟井下来和白天花的时间差不多。
每到一口油井,巡井班的3个人都会去查看有没有异常情况,记录数据、清洁采油树或者更换压力表,然后回到车里,歇息片刻,又赶往下一口油井。从早上10时10分出发,到下午2时40分巡完最后一口油井,巡井班一直处于这种工作状态。
透过结着霜花的车窗玻璃,一次次看他们在油井上忙碌的身影,我心中涌起阵阵感动。戈壁上,夏日酷热,蚊虫肆虐;冬季严寒,滴水成冰;春秋还有遮天蔽日的沙尘暴。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艰苦自不必说,其单调枯燥的过程,没有坚强毅力的人根本坚持不下来。但是巡井班的小伙子没有抱怨恶劣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不便,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们还时不时开玩笑,调侃一下。他们可能不会去想,自己每天精心呵护的油井,跟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原油产量以年均40万吨的速度持续增长有什么关系……
对他们而言,又好又快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不出问题是最重要的。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着,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石油人“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格言。
我在一线采访完,他们接上我,一起往基地赶。返程的速度快了许多,但仍没赶上食堂吃饭时间。吃完饭,他们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忙里忙外准备下午巡井要用的工具材料。
下午4时,巡井班再次出发。皮卡车轰鸣着开出基地大门,朝着油井方向越走越远,慢慢消失。一直沉浸在感动中的我突然想起,忘了问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