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囤油投机行为 成品油调价机制细节将调整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0-03-23 00:00:00

    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虽然增加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但因为调价滞后带来的囤油套利、市场投机等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于3月19日在青岛召开的《2010中国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助理姜鑫民表示,国家今年将进一步促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对调价机制进行细节调整,遏制囤油、投机行为。

    姜鑫民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扭转了炼油行业长期亏损局面,使得民营企业生存环境迅速改观。不过也使得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新的油价机制结束了过去的“价格倒挂”现象,国内成品油经营特别是终端加油站的经营再次成为资本青睐的焦点。

    从实际操作来看,“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政策,表面上与国际原油价格实现联动,但价格调整的滞后性直接引发市场投机行为,囤油、惜售现象不断发生,每到临近调整窗口时,市场各种猜测不断,甚至搞得消费者人心惶惶。金银岛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韩景媛表示,2010年是成品油调价机制逐渐完善的一个过渡阶段,国家发改委也表示,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细节调整。

    据统计,2009年《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年度成品油价进行了5升3降8次调整,使2009年成为历年来油价调价最频繁的一年,也是石油价格制定争议最大的一年。新的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中施行“最高批零价格”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定价自主权。

    韩景媛表示,2010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将逐渐倾向于市场化,国内汽柴油价格仍将追随国际原油走势,波动前行,而且今年国内成品油资源仍将充足,且我国将继续保持成品油净出口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