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何以蜚声国内外

www.chinaoilonline.com  2009-07-10 00:00:00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钻井市场的许多专家提到钻杆制造加工,就很快会想到中原管具的摩擦焊班,包括不少国外钻井公司的老总们,听到中原管具的钻杆摩擦对焊,也一个个竖起大拇指,连声“OK”。这是真的吗?那就让我们走进中原摩擦焊基地——中原油田钻井管具工程处管修车间摩擦焊班看看吧。

    “学习角”发挥大作用

    摩擦焊班所在车间的一角,职工用彩钢搭建了一间学习室,里面放置着班组人员常用的专业书籍和图纸,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学习角”。该班班长张卫锋介绍说:“摩擦焊是一个全新的加工项目,经常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难题,临时找资料即耽误时间又不便于共同提高学习,我们就采取车间给一点、班组买一点、职工凑一点的办法,添置了专业书籍、图纸、资料,供班员工在工作间隙学习,既方便全班,又贴近实际,效果不错。”有一次,摩擦焊机出现漏油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厂家来人也没有找出原因。该班工程师宫静试着用自己平时从“学习角”学来的“偏方”,用反差剂检查,终于查出了故障,全班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摩擦焊机恢复了生产。

    2008年11月,摩擦焊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后,热处理机的位置作了调整,在高温回火过程中出现了数据显示不准、红外测温仪照射点偏差等问题,班长张卫峰、工程师宫静等人在“学习角”反复查阅专业资料,“学习角”成了他们的攻关试验基地,通过不间断的实验、总结分析数据,足足忙碌了1天半的时间,终于解决了存在的误差问题,保证了对焊钻杆焊缝区高温回火处理的质量,为下道工序的车、磨内外飞边提供了质量保证。

    “探讨会”探出好方法

    摩擦焊班每周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进行一次探讨交流,班组成员谈自己的经验、做法,相互取长补短,先后探讨出旋转卡爪、卡瓦、冲头、冲杆、冲套等设备的改造方案,累计创效百万元。一次“探讨会”上,职工刘芳提出:“工作中每个职工各有各的工作习惯和方法,工作质量、生产效率参差不齐,达不到班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刘芳提出的问题,使大家立即想到每天干的活都不少,可是工作效率差别很大,应该有一套技术质量上的标准来规范每个职工、每道工序。班组其他职工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想法。根据大家的建议,该班组为每道工序制定了规范的作业指导书,确定了岗位操作规范标准。该标准用于指导操作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单机日对焊钻杆由以往的70头35根提高到现在的100头50根,不仅实现了月焊1000根钻杆的产能目标,而且无一根因质量问题返工的对焊钻杆,深受用户称赞。

    “学理论”学出新成果

    该班职工一有空闲时间,就在班长的组织和带领下,集中学习国内外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时邀请技术专家讲课、辅导,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4月11日,返厂大修的摩擦焊机安装就位后,因操作系统程序故障,焊机无法正常运行,车间主管领导副主任王金志、班长张卫峰、副班长宫静等组成攻关小组,对操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编程;通过对试焊钻杆进行试样性能分析,焊缝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该班职工朱亮以前总感觉理论学不学无所谓,实际操作干好就行了,大家集中理论学习时他不参加,自己在场地上只是练习实践操作。一次,苏丹考察团到摩擦焊班参观,朱亮娴熟的操作引起了考察团成员的兴趣,但当考察团成员向他询问“热渗透”的相关问题时,他却因理论知识不全面难以回答,幸亏当时在场的技术老总帮他圆了场,这件事对朱亮刺激很大。以后的时间里,朱亮积极主动参加班组理论学习,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NT29螺纹钻杆的开发研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班组”搭建大舞台

    前不久,也门一支国际钻井队请求中原管具对他们的钻具进行探伤作业,项目部的探伤工李胜伟立即带着设备奔赴现场。在作业过程中,许多国际专家,其中包括阿美公司的技术总监均为李胜伟娴熟的探伤技艺鼓掌喝彩。据了解,自2007年10月份至今,为西南、新疆等复杂区块的13支钻井队配套发放自制对焊钻杆12100余根,经过高井深、长钻时的锤炼,无任何质量问题发生;完全可以满足油田内部钻井市场的钻具需求。与此同时,摩擦焊班为管具外部市场培养、输出了大量的钻具加工、检探、维修等复合型人才。全班职工一岗取证率达100%,二岗取证率82%,三岗取证率40%, 12人取得国际资格认证。

    怎么样,看看摩擦焊班的本领还不小吧!据说,今年该班全体成员决心继续在学习上勤学苦练,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力争尽快达到新时期知识型技术员工的要求,我们期待着。